大家好,我是低等下人
好久不見,前陣子因為工作關係稍微有點忙,加上又有點懶,最近又空閒下來了
所以可以繼續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器材使用經驗。
首先先來介紹大兔這台機子
推出日期 | 約 2004 年 9 月 |
感光元件像素 | 1720 萬像素 |
有效像素 | 1670 萬像素 |
感光元件大小 | 36 x 24 mm |
感光元件種類 | CMOS |
最大解像度 | 4992 x 3328 |
135 格式焦距 | 視鏡頭而定 |
變焦能力 | 視鏡頭而定 |
光圈範圍 | 視鏡頭而定 |
自動對焦情況 |
|
曝光模式 | 1. 支援光圈先決 2. 支援快門先決 3. 支援手動曝光 |
場景模式 | 未有資料 |
快門速度 | 1/8000 至 30 秒,支援 B 快門 |
ISO 感光值 | 100-1600 ( 每次以 1/3 級增長 ), 通過相機自選功能可擴展至 ISO 50-3200 |
LCD 熒光幕 | 2 吋 TFT 螢幕 ,視野率為 100 % |
儲存媒體 | Compact Flash 記憶卡 (Type I and II)、SD |
電池種類 | 大容量 Ni-MH 電池套件 NP-E3 |
機身重量 | 1220 克 |
重量(含電池) | 1555 克 |
體積 | 156 (W) x 157.6 (H) x 79.9 (D) mm |
要不要寫這篇文章,其實也是猶豫了很久,畢竟這篇文章一出來,可能會讓許多已經住套房的大兔用戶在二手銷售狀況上更為雪上加霜
一方面也是可能文章中的某些看法可能跟某些所謂的"神人"以及信徒們的看法大相逕庭...
先來說說歷程吧,我那時候是出5D2入大兔,也是聽某K說發色多通透多銳利,(請不要細問我是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紛爭與筆戰)
以及看了許多或多或少經過"PS"的婚紗作品、以及"縮圖銳化"之後的通透照
也是一時非常心動,認為現在的新機就如同他所說,都在倒退嚕,材質都Costdown、只有以前的機皇才是最紮實、性能最卓越!
那時候一直在跟6D做抉擇,因為那時6D的價格跟二手大兔價格差不多(都是在台幣四萬五左右)
最後心一橫,還是在網路上找到一台號稱K大調過焦,且品像良好的大兔入手(快門數我看看就好 根本沒放在心上)
PS:在此要先特別聲明,如果有意要入手大兔的玩家,永遠要記得快門數只是參考,因為大兔的快門數是可以透過描述檔更改的,
數十萬快門的大兔只要兩三分鐘,我就可以改出僅有幾千快門數的大兔給您,如果這台大兔當初有貼著鐵人膠帶拍攝工作,
對於外行或是初入大兔的玩家非常危險...根本無法判斷。
在歷經幾天匯款與交涉之後,(賣家在北部,且超過三萬無法一次匯款,要分兩次,二手買賣我都與賣家相互信任,多年來都是相安無事)
入手了之後發現的確是色彩淡雅,清爽怡人
但...真的沒有那麼誇張,以筆者個人的使用經驗來說,個人認為5D跟5D2的色彩還比較討喜,
首先來說說缺點吧
① LCD極小,難以判斷準焦與否
優點是色彩準確,不會像多數5D有LCD偏暖,以及5D2會LCD偏鮮豔的問題,對於拍攝時判斷曝光與色彩準確度還勉強堪用
②按鍵都是組合鍵,在某些拍攝場合著實難以快速更改拍攝攝定
看到DRIVE 以及ISO等字母旁邊的兩個箭頭嗎?那就是代表需要按著兩個鍵才能調整的設定。
在許多活動攝影、或是對於某些婚攝用家來說,這樣的設定的確是需要蠻長一段時間適應的,而且也不夠直覺。
③高ISO表現差強人意,如果沒有大光圈鏡頭,幾乎只能當作晴天機
最高可用值大約是800,1600就已經雜訊很明顯了,像是餐廳吃飯、家庭聚餐等等、
許多連APSC新機種都輕鬆拍攝的場合這台老機皇居然根本拍不起來,
拍回家硬拉曝光跟暗部那雜訊跟雜色真的是嚇死人。
④暗部對焦殘弱
光線不足時大拉風箱,那時候還入手了一顆ST-E2來補強對焦輔助光,如果沒有閃燈或是觸發器補強,對焦幾乎呈現室內不可用的狀態,
配上35L這種大光圈鏡頭即使是中央點也是大拉風箱...
那時候筆者甚至覺得自己花那麼多錢買一台爛機回來幹嘛?
⑤重量極重
單機身+電池大約就1.5公斤重,加上鏡頭動不動就超過兩公斤,
十足是個大鐵塊,剛拿到的時候覺得很霸氣威猛,彷彿旁人拿的所有相機都矮我一截,好不驕傲
誰知道久了以後,帶出去旅遊或是輕裝出遊走走一想到還要帶這台大鐵塊真的會很無力...久而久之就不帶出門了。
⑥維修不易
那時候筆者入手大約半年就開始發生高光死白處發現橫條紋破格的問題,
大概花了六千更換影像處理板,有好一陣子,過陣子又壞了,
頓時萬念俱灰,一台四萬多的機子剛買來就壞了,這叫我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怎麼能接受
最後只好以極低價賤價出售慘賠脫手給想自行維修的前輩
那時候大兔二手價跟全新6D差不多, 之後常常後悔為什麼沒有選6D(笑)
但也是因為這樣我才能又多體驗一台老機吧!才能在這邊分享使用心得給大家。
當然,這樣一台老機皇,當然也是有優點的
優點大概就是光線充足的時候對焦真的蠻強蠻好用的,但是根本沒有某神人說的那麼誇張強大就是了
大多場合6D跟5D2的中央點還是比較可靠且穩定,至少6D還不會拉風箱,
除了拿出去特別帥氣已外,還真的找不到在這數位功能如此方便的時代要入手一台2004年的機皇要幹嘛...
一方面前陣子二手市場上一堆人再出脫都沒人要接手,價格更是一台比一台低...都還賣不出去
入手這台結果慘賠套牢住套房的人有多不爽我也是聽了不少,
之後筆者就忍痛買5D3了,在這講求高ISO所見即所得的時代(而非所見卻拍不到),
甚麼都拍得到的高ISO跟大螢幕LCD還有那現代化的按鍵配置跟錄影功能才是真的,
甚麼發色通透巴拉巴拉的的...個人認為還是留給某神人繼續爽就好...
話說那位神人當初1DX跟5D3甫上市時...也是對這兩台新機嗤之以鼻...
神人認為這兩台規格沒誠意...用料是塑膠反光鏡室不如大兔的金屬反光鏡室...塑膠反光鏡組...發色髒...拍人臉上有怪色等等....
講了一大堆他要繼續用大兔的言論...
之後卻看他都用1DX跟5D3拍家人跟拍生活照...許多用家又該說甚麼呢?
(當初35 IS也是被他酸散景太深畫質不如35L,結果之後自己買來錄影拍照用的超爽...)
所以網路上當某些人說某些東西好或壞的時候,最好還是自己深思熟慮...
以及想想最壞的狀況以及能夠自己去摸摸玩玩看、或是來看看低等下人的文章也不錯。(開玩笑的啦)
「筆者覺得貴古賤今是一種很夭壽的觀念,整天認為廠商再倒退嚕,一味否定新機的功能跟設計,
就好像守舊的老人不敢使用網路因為害怕電腦中毒、資料外洩一樣的諷刺。」
總而言之,這就是數位時代的變遷跟現實,人都會說自己買的東西最好,
貴古賤今一點意義都沒有,大家可以看看現在6D、5D3、1DX的多少優秀作品,
發色差?現在的專業業餘玩家拍創作或是攝影作業的時候有哪個人不入DPP或LR、PS?
拍生活照等紀錄照誰會CARE發色?
拍都拍不起來是要記錄個毛...
我這人講話比較直白,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筆者當初是從NIKON的D700跳來C家的,N家那猛爆的對焦以及快狠準的使用實感真的非常讓從N家跳去C家的我常常在夜裡暗自懷念,
廢話說得差不多了,最後真的必須說以現在的價格跟高CP好機子那麼多,
大兔對於業餘玩家或是新手玩家來說,我認為不值得買,更別說職業用家了
但如果預算充足,防潮箱又喜歡放機子玩賞的人,
買來收藏偶而晴天出去拍拍照真的不錯玩,
但要拿來拍生活照或是偶而工作拍創作,還是算了吧,
這種已經推出十幾年的相機,你根本無從知道這些年來經過了多少手,以及他是怎樣的存放環境(受潮隱憂),甚至是隱藏性外傷等
當然,如果你認為您的人品十足好,買來絕對用不壞,天生就是個拍照高手,絕對能駕馭,那我也歡迎您入一台來體驗看看。
順便分享一些筆者使用大兔拍攝的照片,輕微後製膚色與亮度,只有最後眷村系列無後製
看完之後再想想大兔真的如此無可取代? 這些照片換成任何一台機種就拍不好嗎?
想著想著也挺有趣的。對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跟照片,歡迎搜尋臉書粉絲團:妳很迷人但我得回家
但先說好我這人不太正經阿。